千秋颂

· 谢榛
平乐筵开冬月初,天风吹鹤下前除。 山河万古钟元气,宫殿千秋倚太虚。 华日高辉龙衮上,彩云低度凤笙馀。 称觞不尽词臣意,东海壶公有报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乐:汉宫殿名,这里借指举行宴会的场所。
  • (yán):古人席地而坐时铺的席,泛指筵席。
  • 前除:宫殿的台阶。
  • 元气: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这里指大自然的生机和力量。
  • 太虚:指天空。
  • 龙衮(gǔn):古代帝王的礼服,上绣龙纹。
  • 称觞(shāng):举杯祝酒。

翻译

在冬月初举办了欢乐的筵席,天风吹着仙鹤降落在宫殿的台阶前。 山河历经万古都凝聚着大自然的生机与力量,宫殿千秋耸立,仿佛倚靠在天空之上。 华丽的阳光高高照耀在帝王的礼服上,彩色的云朵低低飘过,凤笙的余音袅袅。 举杯祝酒也难以表达词臣的心意,相信东海的壶公(传说中的神仙)会传来好消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而庄严的场景,充满了对山河、宫殿和帝王的赞美。首联通过描绘冬月初的筵席和仙鹤降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颔联强调山河的万古长存和宫殿的雄伟高耸,表现出天地的宏大和威严。颈联则从阳光照耀龙衮和彩云飘过凤笙的细节,进一步烘托出场景的华丽和神圣。尾联表达了词臣对帝王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恢弘,用词华丽,展现了诗人对当时场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