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自遣

· 谢榛
甘向清时隐,无令素愿乖。 存虚饶气色,拨累缓形骸。 叶响风前树,苔青雨后阶。 何须学宋玉,登眺苦秋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甘愿。
  • 清时:清平之时。
  • 素愿:平素的愿望。
  • :违背。
  • 存虚:保持内心的空虚宁静。
  • :富有,丰足。
  • 气色:人的精神和面色。
  • 拨累:消除劳累。
  • 缓形骸:使身体放松。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相传他作有《九辩》,其中多悲秋之语。

翻译

我甘愿在这清平之世隐居,不让平素的愿望违背。保持内心的空灵宁静能让精神和面色都好起来,消除劳累可使身体放松。风拂过前树,树叶沙沙作响,雨后的台阶上长满了青苔。何必学宋玉那样,登高远眺而苦苦悲秋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闲适心境的追求。诗的首联表明诗人甘愿在清平之时隐居,以实现自己平素的愿望。颔联描述了保持内心宁静和消除劳累对身心的益处。颈联通过描绘风前树响和雨后苔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尾联则以宋玉悲秋为反例,强调自己不愿陷入愁苦之中,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秋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