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栾进士孔原使宣大

· 谢榛
燕甸苍茫乘晓发,汉旌缥缈隔河看。 居庸北去天霜下,碣石东临海日寒。 八月边声驱战马,孤城秋色老材官。 凭君一问云中将,此日方知报国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甸(diàn):京城郊外。
  • 旌(jīng):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
  • 居庸:关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
  • 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翻译

黎明时分从京城郊外苍茫之地出发,隔着河远远望着模糊不清的旗子。向北经过居庸关,天空已降霜,碣石山东面靠近大海,秋日里海水透着寒意。八月的边地传来战马蹄声,孤独的城池中,秋色使守边的将领感到时光的沧桑。请你替我向守边的将领问候一声,到了此时才知道报效国家的艰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栾进士孔原出使宣大的情景,表达了对边地战事的关注以及对报国之难的感慨。首联通过“燕甸苍茫”和“汉旌缥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氛围,暗示了行程的遥远和使命的重大。颔联描写了居庸关的霜天和碣石的寒海,进一步烘托出边地的艰苦环境。颈联以“边声驱战马”和“孤城秋色老材官”表现了边地的紧张局势和守边将士的艰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报国之难的深刻体会,同时也反映了对守边将士的敬佩和关怀。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将士们的敬意。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