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夜宴集巢云左辖山庄席上分得辖字韵
注释
- 沧溟(cāng míng):大海。
- 投辖:指主人殷勤留客。
- 旌旆(jīng pèi):旗帜。
- 戛(jiá):敲击。
- 凤雍雍:像凤鸟和鸣般的声音。
- 鱼发发:鱼跃声。
- 茏葱: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
- 突兀:高耸的样子。
- 河汉:银河。
- 罍(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
- 青琐闼(qīng suǒ tà):宫门,这里借指朝廷。
- 魃(bá):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
翻译
太阳西下,草堂中凉风阵阵吹来,大海之上,月亮升起,天空显得格外辽阔。主人清扫地面,又摆开酒樽,将客人留在空庭中,殷勤款待。四周屋檐下竹子的影子如同旌旗在摇动,万千山谷中松涛的声音好似钟磬在敲击。短箫吹出的声音如同凤鸟和鸣般悦耳,清瑟弹奏出的乐音仿若鱼儿欢跃的声响。当着屋檐的佳树长得十分茂盛葱郁,对岸的好山是那样高耸突出。酒杯中满是银河般的美酒,频频倾倒,醉意上来,头巾从头上掉落,连倒挂着的藤萝都不在意了。放声高歌,起身跳舞,为主人祝寿,腰间的宝刀暂且拔出。自古以来的志士大多慷慨激昂,不像隐士只是徒然旷达。欢乐之时不要贪恋那黄金酒器,惆怅回望时心中却牵挂着朝廷。山上的豺虎还没有完全清除,蛟龙盘曲在泥中应当自我振作。不一会儿天地忽然变得昏暗阴沉,转瞬之间雷电闪过,要驱除旱魃。鸡叫了,雨过了,醉了就回去吧,明天诗写成了,也算是辜负了这美好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山庄中举行的宴会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音乐、饮酒作乐以及主人宾客的情感表达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丰富而多彩的氛围。
诗的前两句通过“草堂日落”“沧溟月出”展现出开阔的自然景象,为宴会设定了背景。“主人扫地复开尊,留客空庭自投辖”表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接下来,“四檐竹影旌旆摇,万壑松声钟磬戛。短箫吹作凤雍雍,清瑟下听鱼发发”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和美妙的音乐,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诗中对景物的描写十分细腻,如“当檐佳树漫茏葱,隔岸好山何突兀”,将树木的茂盛和山峦的高耸突出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描写宴会的欢乐场景时,“满?河汉壶屡倾,倒挂藤萝巾更脱”等句,表现出人们的尽情畅饮和放松自在。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诗人提到“古来志士多慷慨,不比幽人徒旷达”,表达了对志士慷慨精神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志向。“欢娱休恋黄金罍,惆望却怀青琐闼”则体现了诗人在欢乐之余,对朝廷的牵挂和对国家局势的担忧。最后,“豺虎漫山尚未除,蛟龙蟠泥当自刷。须臾天地忽黯惨,倏忽雷电捎旱魃”几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消除灾害,拯救国家的愿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美景和欢乐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