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道中二首

怪底春来风气恶,尘沙日日暗长天。 扁舟半没垂杨渚,三户谁营种麦田。 海内军储愁北度,云中飞将莫南迁。 夜深吟望多悲思,不为缁袍惜岁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怪底:惊怪,惊疑。(“怪”读“guài”)
  • 风气恶:指风大且尘土飞扬,环境恶劣。
  • 尘沙:飞扬的尘土。
  • 长天:辽阔的天空。
  • 扁舟:小船。
  •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三户:指极少的几户人家。
  • 军储:军队的储备物资。
  • 北度:向北运输。
  • 云中飞将: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 缁(zī)袍:黑色的袍子,此处代指官职或功名。

翻译

真让人奇怪,春天来临了,天气却这般恶劣,尘土风沙每天都让辽阔的天空变得昏暗。 小船有一半陷在垂杨下的水中小块陆地上,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在经营着麦田。 国内的军队储备让人发愁如何向北运输,英勇的将领们不要往南迁走。 深夜里吟诗远望,心中满是悲思,不是为了官职功名而惋惜岁月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恶劣的环境以及作者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和自己内心的悲思。诗的首联通过描写春天风沙漫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颔联中“扁舟半没垂杨渚”描绘了小船被困的情景,“三户谁营种麦田”则表现出民生的艰难。颈联提到国内军储运输的问题和将领的调动,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军事形势的关注和忧虑。尾联则表达了作者不为个人功名,而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而悲思的情感。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时事的关切。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