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霾(mái):大风中夹杂着尘土,天色昏暗。
-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 归欤(yú):表示叹息,“欤”是语气助词,无实义。
- 怀刺:怀揣名帖,指求谒。形容人有抱负,积极求进。
- 著书:撰写著作。
- 春树:春天的树。
- 别馆:本宅以外,供临时居住的馆舍。
- 磻溪叟(pán xī sǒu):指姜太公吕尚,曾在磻溪钓鱼,后遇周文王,被重用。
翻译
傍晚时分,大风卷着尘土而起,有位客人叹息着想要归去。他虽已白发苍苍,却仍怀揣着抱负,在青山中写书著作。故乡在那春天的树林之外,别馆中夜晚的钟声余音袅袅。见不到那位在磻溪钓鱼的老者,最终还是被车载着跟随在后面(指得到器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有抱负的赵隐君,尽管年岁已高,但仍积极追求,著书立说。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风霾起薄暮”,营造出一种略带萧瑟的氛围,同时也衬托出赵隐君的坚持和执着。“白首犹怀刺,青山且著书”表现了他的理想和追求,而“故乡春树外,别馆夜钟馀”则通过对故乡和别馆的描绘,增添了一丝离愁别绪和孤独感。最后两句以磻溪叟作比,暗示了作者对赵隐君能得到赏识和重用的期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