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丈宅饮至深夜因赴乃叔德徵之招言别

· 谢榛
阿咸留客此同欢,阮籍相招待夜阑。 城柝乱声连巷动,天河倒影傍人寒。 张灯歌舞虚宾席,隔院风骚有鹖冠。 莫讶到迟须剧饮,明朝分手会期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阿咸:指侄子。
  •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 夜阑:夜将尽。
  • 城柝(tuò):城楼上巡夜报更的梆子。
  • 天河:银河。
  • 风骚:泛指文学。
  • 鹖冠(hé guān):本为武士所戴的帽子,后借指隐士的服装,这里指有隐士风度的人。

翻译

侄子挽留客人在此一同欢乐,我像阮籍一样招待大家直至深夜。 城头的更柝声杂乱,声音在街巷中回荡,银河的倒影在身旁,让人感到寒意。 张灯结彩,载歌载舞,然而客座却有些空荡,隔院的文学风采中有如隐士般的人存在。 不要惊讶我来得迟需要开怀畅饮,因为明日分别后,相聚的日子就难确定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侄子张丈家中宴饮至深夜,而后因叔父德徵之招而准备言别的情景。诗的首联通过“阿咸”和“阮籍”的典故,表现出宴饮的欢乐氛围以及诗人的洒脱。颔联以城柝声和天河倒影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清冷。颈联描写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以及隔院的文学气息。尾联则表达了对分别的感慨和对相聚不易的珍惜。整首诗意境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宴饮的欢乐,又有分别的忧伤,富有层次感。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