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茧雪和郭主簿二首

岁尽衣裳单,十日九多阴。 门巷常寂寂,霜风吹我襟。 仆马告云痡,萧凉剑与琴。 揽衣起长叹,凭吊及古今。 隆中经济才,能令典午钦。 世无管乐人,谁与共幽斟。 从此至符秦,扪虱亦谷音。 如何亢龙季,空山哭遗簪。 篑筱犹好名,避世终未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痡(pū):疲劳致病。
  • 典午:“典”,掌管;“午”,在十二生肖中为马,“典午”暗指晋朝(因为晋是司马氏的天下)。
  • 管乐:指春秋时齐国名相管仲和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常以“管乐”作为能济世的贤才的代称。
  • 符秦:指十六国时期的前秦苻坚,他的政权曾建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别称符秦。
  • 扪虱(mén shī):指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放达任性,毫无拘束。
  • 谷音:指在山谷中发出的声音,常用来比喻气节高迈的人的言辞或诗篇。
  • 亢龙:指居高位而骄盈、刚亢过甚的人,这里指代狂妄自大的人。
  • 篑筱(kuì xiǎo):“篑”,盛土的竹器;“筱”,细竹子。

翻译

一年将尽,我衣裳单薄,十天里有九天大多是阴天。 街巷常常寂静无声,风霜吹拂着我的衣襟。 仆人和马匹都说疲惫不堪,萧瑟凄凉之感萦绕着剑与琴。 我拉起衣服长长地叹息,凭吊古今之事。 诸葛亮有经世济民的才能,能让晋朝人钦佩。 世上没有像管仲、乐毅那样的人,谁能和我一同畅快地饮酒畅谈呢? 从此处想到前秦苻坚,放达任性的言行也是高洁的声音。 在这狂妄之人当道的时代,在空山中为遗失的簪子哭泣。 那些追求虚名的人,逃避世事终究不够深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中通过“衣裳单”“多阴”“寂寂”“霜风”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寒冷、寂静、萧瑟的氛围,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凄凉。诗人提及诸葛亮的才能,表达了对济世之才的敬仰,同时感慨当世缺乏如管仲、乐毅般的贤才,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诗中还提到了前秦苻坚以及对世事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审视。最后,诗人对那些追求虚名、逃避世事的人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的逃避并不深刻。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复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