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茧雪和贫士七首

数武至河湄,隐隐见孤蓬。 何人道姓字,使我惭炭工。 汉柄虽旁落,尚有梅与龚。 萧萧此两屐,敢以劲草同。 深竹人家幽,蜿蜒柴门通。 非阡非陌间,数许鲐背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湄(hé méi):河边。
  • :这里指船。
  • 姓字:姓名。
  • 炭工:烧炭的工人,此处指身份卑微。
  • 汉柄:汉朝的政权。这里借指国家政权。
  • 旁落:落在别人手里。
  • 梅与龚:可能指像梅福、龚胜那样的有气节之人。(梅福,字子真,西汉末南昌尉,曾多次上书言政。龚胜,字君宾,西汉末楚人,坚决不仕新莽,绝食而死。)
  • 鲐(tái)背:指老人。

翻译

走了一段路来到河边,隐隐约约看到一艘孤单的船。是谁在问我的姓名,这让我为自己像炭工一样卑微的身份感到惭愧。国家的政权虽然旁落,但还有像梅福和龚胜那样有气节的人。我这双破旧的鞋,怎敢与坚韧的草等同。在幽深的竹林中有户人家,弯弯曲曲的柴门通向那里。在不是田间小路的地方,有几个老人相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河边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孤蓬、自己的惭愧之感以及提到的有气节之人,表达了一种对时势的感慨和对高尚气节的向往。同时,诗中对深竹人家和鲐背老人的描写,又增添了一份幽静和沧桑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