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杂兴

· 谢榛
梁孝池台迹已陈,邹枚去后复何人。 黄鹂百啭日西下,柳外长烟依旧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这里借指开封。
  • 梁孝:即梁孝王刘武,汉文帝刘恒次子,曾在大梁修建梁园。
  • 池台:池苑楼台。
  • 迹已陈:遗迹已经陈旧。
  • 邹枚:邹阳和枚乘,西汉文学家,曾为梁孝王门客,以文学才华著称。(邹,读音 zōu乘,读音 chéng

翻译

大梁城的梁孝王的池苑楼台遗迹已经陈旧,邹阳和枚乘离去之后又有什么人呢? 黄鹂鸟婉转啼鸣,夕阳西下,柳外的长条烟雾依旧展现着春天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梁城昔日繁华的感慨,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主题。诗的首句写梁孝王的池台遗迹已陈旧,暗示了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第二句则进一步感叹邹阳和枚乘这样的文学之士离去后,大梁城再无此类人才,流露出对往昔文化繁荣的怀念。后两句以黄鹂啼鸣和柳外春烟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淡淡的怅惘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恒常,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