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登灵州山

坡公已往遗踪在,遥挹风流想玉标。 堪笑为官多白望,可怜当国只青苗。 更无孤鹤飞明月,宁有潜蛟泣洞箫。 摇落江潭浑似梦,荔阴深处听回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这里引申为汲取、感受。
  • 玉标:美好的风范。
  • 白望:企望、仰望;这里指徒然的期望。
  • 当国:执政,主持国事。
  • 青苗:这里可能暗指王安石的青苗法,借指一些不当的政策。

翻译

坡公(苏轼)已经离去,但他的遗迹还在,我远远地感受着他那美好的风范,心中充满敬仰。可叹为官者大多徒然地期望,可怜主持国家政务的人只推行一些不当的政策。再没有孤独的仙鹤在明月下飞翔,难道会有潜藏的蛟龙在洞箫声中哭泣?我在这江边的景色中感到一种凋零和失落,仿佛一切都如梦境一般,在荔枝树的浓荫深处,倾听着潮水的回荡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登灵州山,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提到坡公(苏轼),以其遗踪象征着一种高尚的风范,同时对当时的官场和政治状况表示了不满和忧虑。“堪笑为官多白望,可怜当国只青苗”一句,用简洁的语言批判了官员的无能和政策的不当。后两句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和对世事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