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
穷忆登舟洒泣时,戾平斗极岱峰夷。
蒲牢自见鲸鱼震,璧马非为河伯麾。
日月每资豺貁力,卿公遑恤腐僵危。
凌翻海影残兵哭,剑履芒寒指发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戾(lì)平:祸乱平息。
- 斗极:北斗星与北极星。
- 岱峰:泰山峰,这里泛指高山。
- 夷:平,这里指平息、安定。
- 蒲牢:古代神话传说中为龙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
- 鲸鱼:这里可能指强大的敌人或势力。
- 璧马:指璧玉和良马,古代用以馈赠或纳聘。
- 河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
- 麾(huī):指挥。
- 豺貁(yòu):两种兽名,泛指野兽,这里比喻凶恶的人。
- 卿公:对官员的尊称。
- 遑(huáng)恤:无暇顾及。
- 腐僵:腐朽、僵化,这里指衰落、困顿的人或事物。
翻译
回忆起当初登船洒泪之时,祸乱平息,北斗星与北极星稳定,高山也安定下来。蒲牢可见鲸鱼震动,璧玉和良马并非为河伯所指挥。日月每天借助着凶恶之人的力量,官员们哪里顾得上关心衰落困顿之人的危险。海浪翻滚,残兵哭泣,剑和鞋上带着寒意,手指和胡须都感到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动荡和悲伤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通过“登舟洒泣”“戾平斗极岱峰夷”等描述,展现了曾经的艰难和如今看似平静下的隐忧。“蒲牢自见鲸鱼震,璧马非为河伯麾”用神话传说中的形象,暗示了局势的复杂和不确定性。“日月每资豺貁力,卿公遑恤腐僵危”则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指出权贵们借助恶势力,而对百姓的困境无暇顾及。最后两句“凌翻海影残兵哭,剑履芒寒指发髭”,进一步烘托出悲凉的氛围,残兵的哭泣和寒冷的感受,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