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亭月下观妓分得戡字

· 谢榛
月白池台迥,徵歌客共酣。 名花出山右,春色似江南。 漏转仍呼酒,参横尚驻骖。 重来赏音处,感旧对何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ǒng):遥远。
  • (zhǐ):古代五音之一。徵歌,即征调的歌曲。
  • 山右:指山西。因在太行山之右(西),故称。
  • 参横:指参星横斜。形容夜深。
  • (cān):驾车的马。

翻译

月色皎洁,池台显得格外遥远,征调的歌曲让客人们都沉浸其中,尽情欢畅。 名贵的花卉来自山西,这里的春色好似江南一般。 时间已晚,仍在呼唤上酒,夜已深了,仍然停驻着马车。 再次来到这曾经欣赏音乐的地方,感慨旧日时光,面对着眼前之景,就像面对着何戡一样(心中充满怀旧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月下园亭中观看歌妓表演的情景。诗的首句通过月色和池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写征歌客们的沉醉,表现出歌妓表演的精彩和吸引人。“名花出山右,春色似江南”两句,通过写名花来自山西,却营造出江南般的春色,展现出此地景色之美。“漏转仍呼酒,参横尚驻骖”则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留恋之情。最后两句“重来赏音处,感旧对何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通过对景色、人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的思考。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