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县道中

· 谢榛
去去已言倦,秋天菊正花。 阴晴客在路,南北雁为家。 薄俗身难定,浮生鬓易华。 仙人不可见,何处问丹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去去:指不断地远去。
  • 薄俗:轻薄的世俗风气。
  • 易华:容易变得花白。
  • 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在古代被认为是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原料。(砂:shā)

翻译

一直不停地前行,我已言说疲倦,正值秋天,菊花正盛绽着花朵。天气或阴或晴,我这个行客还在路上奔波,大雁不管南北,都以天空为家。这轻薄的世俗中,自身难以安定下来,虚浮的人生里,两鬓容易变得花白。仙人难以见到,又能到何处去询问长生不老的丹砂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孟县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去去已言倦”表达了旅途的疲惫,以“秋天菊正花”的美好景象反衬出诗人心境的疲惫。“阴晴客在路,南北雁为家”写出了诗人羁旅漂泊的状态,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薄俗身难定,浮生鬓易华”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风气的不满以及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仙人不可见,何处问丹砂”,流露出诗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