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欧阳楚翁梅竹画
道人下笔天机熟,宋末元初写梅竹。
琅玕个个起中林,琼树娟娟在空谷。
三花五蕊天然好,直节心虚肯相保。
花光老可费经营,和靖子猷惊绝倒。
兵戈流落存者稀,展玩茆屋生光辉。
罗浮月色忽在手,渭川白云随我飞。
此翁亦是英雄辈,事异时非聊自晦。
百年翰墨可流传,开图静与仪刑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人:在这里指的是修道之人,这里是对画家的一种称呼。
- 天机熟:形容对绘画的技巧和灵感掌握得非常熟练。
- 琅玕(láng gān):形容竹之青翠,似珠玉。
- 中林:林中。
- 琼树:传说中的仙树,这里形容梅树的美好。
- 娟娟:美好、秀丽的样子。
- 空谷:空旷幽深的山谷。
- 三花五蕊:形容梅花的花朵形态多样。
- 直节心虚:形容竹子的笔直有节、内心空虚,常用来象征人的品德高尚。
- 肯相保:愿意相互保持、坚守。
- 花光老:北宋画家仲仁,善画梅,号花光和尚。
- 经营:这里指作画时的构思和描绘。
- 和靖:林逋(bū),字君复,北宋诗人,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 子猷:王徽之,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生性爱竹。
- 兵戈:指战争。
- 展玩:观赏、玩弄。
- 茆(máo)屋:茅屋。
- 罗浮月色:罗浮山的月色,传说罗浮山是梅花胜地。
- 渭川:渭河,传说渭川多竹。
- 翰墨:笔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 仪刑:楷模、典范。
翻译
修道的画家下笔时绘画技巧和灵感都十分熟练,在宋末元初之时描绘梅竹。 那翠绿的竹子个个似从林中生长而起,美好的梅树秀丽地生长在空旷幽深的山谷中。 梅花有着多样的花朵形态,天然美好,竹子笔直有节、内心空虚,它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品质。 画家的技艺如花光和尚般高超,需精心构思,就连林逋和王徽之见了都会惊叹不已。 在战争中这些画作能留存下来的很少,展开观赏时,使这茅屋都增添了光辉。 仿佛罗浮山的月色忽然就在手中,渭川的白云也随着我飘动。 这位画家也是英雄之辈,只是时势不同,姑且自我隐晦。 他的百年翰墨之作可以流传下去,展开图画,可静静地将其作为楷模来对照。
赏析
这首诗是对欧阳楚翁的梅竹画的赞美。诗的开头介绍了画家作画的时代背景以及其熟练的绘画技巧,接着描绘了画中梅竹的美好姿态和高尚品质。诗人通过提到花光老、和靖、子猷,进一步强调了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之高。诗中还提到了画作在战争后留存下来的珍贵,以及观赏画作时所感受到的美妙意境,如罗浮月色、渭川白云。最后,诗人认为画家是英雄之辈,其作品可作为楷模流传后世。整首诗既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表达了对画家的敬仰以及对其作品能够传世的期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