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李王文学伯仲饮予西湖谈烟雨楼之胜因偕会稽王道坚登之

一上高楼悲远天,谁飞岛屿压长川。 烟含万树当窗没,雨净千帆拂镜悬。 未向沉沦耽把钓,若为消渴酌寒泉。 登临此际怜王粲,那复湖头汎酒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携李:古地名,春秋时吴地,在今浙江省嘉兴市西南。(“携”读作“xī”)
  • 伯仲:指兄弟间排行的次序,这里可理解为兄弟。
  • 烟含万树当窗没:描写烟雾笼罩着众多树木,从窗口望去,树木似隐没其中。
  • 雨净千帆拂镜悬:雨水洗净尘埃,众多船只在如镜的水面上行驶,仿佛悬空一般。
  • 消渴:中医学病名,这里指对某种事物的渴望或追求。

翻译

一同登上高楼,心中悲叹着远方的天空,是谁让岛屿飞起压住了长长的河流。 烟雾笼罩着众多树木,从窗口望去,树木似乎隐没其中,雨水洗净尘埃,众多船只在如镜的水面上行驶,仿佛悬空一般。 没有因为沉沦而沉迷于垂钓之事,若是为了满足渴望,那就去饮那清凉的泉水。 在此登临之际,怜惜王粲的境遇,又怎能再在湖头泛舟饮酒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西湖烟雨楼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一上高楼悲远天,谁飞岛屿压长川”,营造出一种高远、壮阔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颔联“烟含万树当窗没,雨净千帆拂镜悬”,细腻地描写了烟雾中树木若隐若现和雨后天晴船只行驶的景象,画面感极强,给人以美的享受。颈联“未向沉沦耽把钓,若为消渴酌寒泉”,表达了诗人不愿沉沦、积极向上的心态。尾联“登临此际怜王粲,那复湖头汎酒船”,则借王粲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某种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