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二首

绝辟秖邀天汉路,披云更蹑妙高台。 千樯下破江光阔,两郭平临岸势回。 客自品泉供沦茗,僧从乞食坐浮杯。 凭栏为洒英雄泪,南北戈鋋有劫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秖(zhī):同“只”。
  • 天汉路:指银河之路,形容道路高远。
  • 蹑(niè):踩,踏。
  • 妙高台:美妙的高台。
  • 樯(qiáng):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这里代指船只。
  • 沦茗:泡茶。
  • 戈鋋(chán):泛指兵器。

翻译

偏僻之地只有那仿佛通向天河的道路,拨开云雾更登上那美妙的高台。 千艘船只冲开下方的江面,使江光显得更加宽阔,两岸的城郭平稳地面临江岸,山势回环。 客人自己品尝泉水用来泡茶,僧人从别处乞食后坐在那里举杯。 靠着栏杆为英雄洒下泪水,南北各地的战争留下了灾难的灰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雄伟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首联写金山地势的高远和独特,展现出其神秘而壮丽的氛围。颔联通过描写船只行驶和江岸地势,表现出江面的开阔和山势的回环,画面极具层次感。颈联则刻画了客人品茶和僧人乞食的情景,增添了一些生活气息。尾联作者凭栏洒泪,感叹南北各地的战争带来的灾难,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悲悯之情。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感慨相结合,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