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馆:华丽的馆舍。
- 青丝:此处指黑色的头发,借指妙龄女子。(“丝”读音:sī)
- 驻:停留。
-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伶人的处所。后用以泛指戏班或演戏之所。(“梨”读音:lí)
- 白玉:此处指容颜白皙的女子。
- 飘:这里形容女子身姿轻盈。
- 芳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所带起的尘土。
- 燕蹴(cù):像燕子一样踢踏,形容舞步轻盈。
- 艳曲:艳丽的歌曲。
- 度:传送。
- 莺娇:像黄莺一样娇柔的歌声。
- 巫山梦:指男女欢会。
- 洛水遥:指难以实现的愿望。(“洛”读音:luò)
- 无将:不要。(“将”读音:jiāng)
- 明烛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比喻悲伤的泪水。
翻译
在华丽的馆舍中,妙龄女子们停留在此;戏园里,容颜白皙的女子们身姿轻盈。芳香的尘土随着她们如燕般的舞步扬起,艳丽的歌曲传来如黄莺般娇柔的歌声。想要谱写一段如巫山云雨般的男女欢会之事,却又怀疑它如洛水般遥远,难以实现。不要让明亮的蜡烛流下悲伤的泪水,滴落在这惹人怜爱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声色之娱的场景,通过“华馆”“青丝”“梨园”“白玉”等词汇,展现出了场所的华丽和人物的美好。诗中用“燕蹴”“莺娇”来形容女子的舞步和歌声,生动地表现出了宴会的欢乐氛围。然而,诗人在诗的后半部分,从欢乐的场景中转向了对情感的思索,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担忧,以及对时光易逝、欢乐难久的感慨。最后一句“无将明烛泪,滴向可怜宵”,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以蜡烛的泪象征人的悲伤,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也让整首诗在热闹的表象下蕴含了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