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吊

命也何当百六秋,尘途空戴楚冠游。 神能奋处仍飞涕,石有灵兮亦点头。 报国谁堪追定远,传家我已愧留侯。 姓名他日昭人目,幸不遗污史册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六秋:指一百零六岁,这里用来形容寿命很长。
  • 尘途:尘世的路途,比喻人世间的旅程。
  • 楚冠:楚国的帽子,这里指代楚国的士人或官员。
  • 奋处:奋发的地方,指努力奋斗的场所。
  • 定远:指汉代名将班超,他被封为定远侯,以报国事迹著称。
  • 留侯:指汉代名臣张良,他被封为留侯,以智谋和忠诚著称。

翻译

命运啊,我为何要在百六岁这样的秋天, 在尘世的路途上,戴着楚国的帽子游走。 即使神明能够振奋,也仍会流下泪水, 石头如果有灵性,也会点头表示同情。 谁能像班超那样报国,我已愧对留侯的传家之名。 将来的某一天,我的姓名会被人们所知晓, 希望不要留下污点,让史册蒙羞。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报国的渴望。诗中,“百六秋”和“尘途”描绘了作者对漫长人生旅途的感慨,而“楚冠”则暗示了他的身份和抱负。通过对比“定远”和“留侯”,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如他们般报国的愧疚。最后,作者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清白,不留下任何污点,体现了对个人名誉的重视和对历史的敬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张家玉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