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茅观

· 张羽
洞府閟春云,名从地脉分。 金毫开妙相,玉札瑑灵文。 鹤驭三天下,鸾笙五夜闻。 何因避世网,香火事茅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閟(bì):关闭,封闭。
  • 金毫:指金色的笔尖,这里比喻精美的书法。
  • 瑑(zhuàn):雕刻。
  • 鸾笙: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像笙,饰有鸾鸟图案。
  • 五夜:即五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 香火:指供奉神佛的香烛和灯火,也指信徒的供奉。
  • 茅君:指道教中的茅山派祖师,即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

翻译

洞府深藏春云之中,名声随地脉流传。 金色的笔尖描绘出精妙的形象,玉制的碑文雕刻着灵动的文字。 仙鹤驾驭着三天的云雾,鸾鸟的笙声在五更时分隐约可闻。 如何才能避开尘世的纷扰,专心供奉茅山的三位仙君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幽静的道教洞府,通过“洞府閟春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金毫开妙相,玉札瑑灵文”展现了洞府中文物的精美与神圣。结尾的“何因避世网,香火事茅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避世修道的向往,以及对茅山派祖师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深厚兴趣与精神追求。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