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言怀

· 张羽
邑里萧条民未复,斋居卑湿病相牵。 客愁连月唯闻雨,农事关心拟问天。 自幸拙耕终岁饱,更惭中酒日高眠。 不才如此真堪弃,敢负明峕费俸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邑里:指乡村。
  • 卑湿:低洼潮湿。
  • 拙耕:粗放的耕作方式。
  • 中酒:醉酒。
  • 明峕:明时,指明智的时机或时代。

翻译

乡村依然萧条,民众尚未恢复元气,我的住所低洼潮湿,疾病缠身。 连月来的客人忧愁,只能听到雨声,我心中牵挂着农业,打算向天询问。 我庆幸自己虽然耕作粗放,但一年到头能吃饱,更惭愧自己常常醉酒,日上三竿才起床。 我这样的无才之人,真是应该被抛弃,不敢辜负这明智的时代,浪费俸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雨中的忧思和对民生的关切。诗中,“邑里萧条民未复”描绘了乡村的荒凉景象,而“斋居卑湿病相牵”则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困境。后两句通过对农业的关心和自我反省,展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自责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时代和民众的深刻关怀。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