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陵:即严子陵,东汉隐士,名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
- 晓发:早晨出发。
- 次夏严州汝梅韵:依照夏严州(地名)汝梅(人名)的诗韵作诗。
- 张羽:明代诗人。
- 官舟:官府的船只。
- 并:并排。
- 越溪:越地的河流。
- 青春:指年轻时光。
- 客程:旅途。
- 出嶂:走出山峰。
- 严濑:严陵滩,严子陵隐居的地方。
- 建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白雪:比喻明亮的月光或雪。
- 江县:江边的县城。
- 红云:比喻朝霞或晚霞。
- 帝城:京城。
- 三辅:汉代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里泛指京城附近地区。
- 远适:远行。
- 汉庭:汉朝朝廷。
- 萧生:指萧何,汉初名臣,这里泛指有才能的人。
翻译
官府的船只在夜晚并排行驶在越溪之上,我已经决定将年轻的时光交付给旅途。 走出山峰,渐渐分辨出严陵滩的清晨,听到钟声,新认识建山的晴朗。 东边来的白雪照亮了江边的县城,北望红云拥抱着帝城。 三辅之地不应因远行而愁苦,汉朝朝廷也需要试用像萧何这样的才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出发,清晨到达严陵滩的情景。诗中通过“官舟夜并越溪行”和“出嶂渐分严濑晓”等句,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清晨的宁静。后两句“东来白雪明江县,北望红云拥帝城”则通过对比东边的白雪和北边的红云,表达了对京城的向往和对旅途的感慨。最后两句“三辅未应愁远适,汉庭须亦试萧生”则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朝廷用人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和未来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