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雍雍:和谐的样子。
- 池中雁:指生活在池塘中的雁。
- 饮啄:饮水和啄食,指生活。
- 得其时:在适当的时候。
- 夕息:夜晚休息。
- 藉:依靠。
- 芳荪:香草,这里指草地。
- 朝游:早晨活动。
- 荫阶基:在台阶的阴影下。
- 云间翼:云中的翅膀,指飞翔的雁。
- 嗷嗷:雁叫声。
- 西南飞:向西南方向飞去。
- 朔风:北风。
- 摧羽翰:摧残翅膀。
- 严霜:严寒的霜。
- 下霏霏:纷纷落下。
- 辛苦万里道:艰难地飞行万里。
- 所免:所避免的。
- 寒与饥:寒冷和饥饿。
- 倘垂终养惠:如果能有终身的养育之恩。
- 岂乐衡阳栖:怎么会在衡阳停留感到快乐。
翻译
池塘中的雁儿和谐地生活,饮水啄食都在适当的时候。夜晚它们依靠着香草地休息,早晨则在台阶的阴影下活动。抬头望向云间,雁儿嗷嗷叫着向西南飞去。北风摧残着它们的翅膀,严寒的霜纷纷落下。它们艰难地飞行万里,避免了寒冷和饥饿。如果能得到终身的养育之恩,它们怎么会在衡阳停留感到快乐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池中雁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状态的观察和感慨。诗中,“雍雍池中雁”展现了雁群和谐的生活场景,而“朔风摧羽翰,严霜下霏霏”则描绘了雁群面临的艰难环境。最后两句“倘垂终养惠,岂乐衡阳栖”则抒发了诗人对雁群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它们如果能得到更好照顾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雁群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