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昌龄画

徐君远从西江来,亲为苏子作松石。 松三千年铁作肤,石亦苍寒太古色。 几株老木相因依,气格不敢与之敌。 洲前摇摇者舟子,短棹沧江荡晴碧。 著子啸歌于其中,仰观青天岸白帻。 是时东山月始出,无边露气连赤壁。 潜蛟出舞巢鹘翔,江姬色动三太息。 眼中之人有太白,风云变态俱无迹。 前辈风流今复闻,人间绝景岂易得。 徐君更为添野夫,共泛灵槎卧吹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徐君:指徐昌龄,明代画家。
  • 西江:指江西一带。
  • 苏子:指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 松三千年铁作肤:形容松树古老,树皮坚硬如铁。
  • 苍寒:苍老而寒冷。
  • 太古色:远古的颜色,形容石头的古老。
  • 因依:依靠,依傍。
  • 气格:气质,风格。
  • :匹敌,相比。
  • 舟子:船夫。
  • 短棹:短桨。
  • 沧江:泛指江河。
  • 晴碧:晴朗的碧空。
  • 著子:指苏轼。
  • 啸歌:高声歌唱。
  • 青天岸白帻:青天下的岸边,戴着白色头巾。
  • 东山月:东山上升起的月亮。
  • 露气:露水的气息。
  • 赤壁: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地。
  • 潜蛟:潜藏的蛟龙。
  • 巢鹘:筑巢的鹘鸟。
  • 江姬:江边的女子。
  • 太息:长叹。
  • 太白:指李白,唐代诗人。
  • 风云变态:风云变幻的景象。
  • 灵槎:灵巧的船。
  • 野夫:指诗人自己。

翻译

徐昌龄从西江远道而来,亲自为苏轼画了一幅松石图。松树古老,树皮坚硬如铁,已有三千年之久;石头苍老寒冷,带着远古的颜色。几株老树相互依傍,其气质风格不敢与松石相比。洲前摇摇晃晃的是船夫,用短桨在江河中划动,荡漾着晴朗的碧空。苏轼在其中高声歌唱,仰望青天,岸边戴着白色头巾。此时东山上升起的月亮,无边的露气与赤壁相连。潜藏的蛟龙出舞,巢中的鹘鸟飞翔,江边的女子色动,三次长叹。眼中的人有李白的风采,风云变幻的景象无迹可寻。前辈的风流事迹至今仍被传颂,人间的绝美景色岂是轻易可得。徐昌龄更为画中增添了我这个野夫,共同乘着灵巧的船,卧着吹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苏轼与友人在江边赏月的画卷,通过松石、老树、船夫等元素,展现了古朴自然的景致。诗中“松三千年铁作肤,石亦苍寒太古色”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松石的古老与坚韧。后文通过“东山月”、“赤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处提到“前辈风流今复闻”,表达了对前人风流韵事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