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四首

· 张羽
处世如逆旅,生年少至百。 朱颜易枯槁,鬓发终变白。 一朝气息尽,奄然归幽宅。 衣裳弗复御,车马他人得。 岂无俎豆陈,满案不能食。 所以君子心,鼓瑟以永日。 佳宾时相过,浊酒聊共适。 况此忘百忧,陶然谢形役。 区区尘俗中,鄙吝深可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逆旅:旅馆,比喻人生短暂,如同暂居旅馆。
  • 生年少至百:很少有人能活到百岁。
  • 朱颜:红润的面容,指年轻时的容颜。
  • 枯槁:干枯,形容衰老。
  • 鬓发:鬓角的头发。
  • 奄然:突然。
  • 幽宅:坟墓,指死后安息之地。
  • :使用。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祭品。
  • 鼓瑟:弹奏瑟,一种古代乐器。
  • 永日:整天。
  • 相过:互相拜访。
  • 共适:共同享受。
  • 陶然:愉快,悠然自得的样子。
  • 谢形役:摆脱形体的束缚,指超脱世俗。
  • 区区:微小,这里指世俗之事。
  • 鄙吝:小气,这里指世俗的狭隘和贪婪。

翻译

人生在世,如同暂居旅馆,很少有人能活到百岁。年轻的容颜容易变得干枯,鬓角的头发最终也会变白。一旦生命结束,就会突然归于坟墓。生前所穿的衣裳不再使用,车马也归他人所有。虽然祭品摆满案前,却无法再享用。因此,有修养的人会弹奏瑟,整天以此自娱。佳宾时常来访,用浊酒共同享受时光。何况这样能忘却百般忧愁,愉快地超脱世俗的束缚。在微小的世俗中,那些狭隘和贪婪的想法实在可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对比,深刻表达了人生短暂和世俗的虚无。诗中,“逆旅”和“幽宅”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终将归于尘土的命运。通过“朱颜易枯槁”和“鬓发终变白”的对比,强调了青春易逝和衰老的必然。后半部分则倡导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通过“鼓瑟以永日”和“陶然谢形役”展现了君子的高雅和豁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俗的深刻洞察。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