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园逢沈嘉则席上见赠漫赋长句为答用纪兹会之盛
西园汇才彦,主人陈思王。式燕芙蓉池,言解翡翠裳。
坐临秋水弄皎月,澄觞飞盖生明光。遂令花萼寄缃素,髣髴箫管遗琳琅。
后来盛事谁则同,弇园开在娄水东。宾主曹刘日方驾,羽翼风雅何冲融。
何来四明有狂客,亦与七子相争雄。萧然入林共把臂,便觉松下生清风。
杯酒相逢即定交,袖中投我以琼瑶。漫试千言在倚马,独工五字能射雕。
山云恍披鹔鹴锦,池水忽涨桃花潮。座有玉山多自欹,况复错落飞金卮。
高柯惊动灵鹊起,长川澹荡天河移。后人艳说今日会,却如今视西园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弇山园:地名,位于娄水东。
- 沈嘉则:人名,诗中的宾客。
- 陈思王:指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操之子,因其封地在陈,死后谥号“思”,故称陈思王。
- 芙蓉池:池名,曹植曾有《芙蓉池》诗。
- 翡翠裳:指华美的衣服。
- 澄觞:清澈的酒杯。
- 飞盖:飞驰的车盖,指车马。
- 缃素:浅黄色的细绢,古代常用作书写材料。
- 髣髴:仿佛。
- 琳琅: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
- 曹刘:指曹植和刘桢,均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
- 方驾:并驾齐驱。
- 风雅:指文学艺术的高雅。
- 冲融:和谐融洽。
- 四明狂客:指沈嘉则,因其来自四明(地名),性格狂放不羁。
- 七子:指建安七子,汉末文学团体。
- 把臂:握手,表示亲密。
- 琼瑶:美玉,比喻美好的诗文。
- 倚马:形容文思敏捷,如倚马可待。
- 射雕:比喻技艺高超。
- 鹔鹴锦:一种华丽的锦缎。
- 玉山:比喻人的风姿或文章的风格。
- 金卮:金杯。
- 灵鹊:传说中的神鸟。
- 天河:银河。
翻译
西园聚集了许多才俊,主人如同陈思王曹植。在芙蓉池边设宴,穿着华美的翡翠衣裳。 坐在秋水旁,月光皎洁,清澈的酒杯和飞驰的车盖映照出明亮的光芒。于是花萼寄托在浅黄色的细绢上,仿佛美玉般的声音遗留在琳琅之中。 后来的盛事谁能相比,弇山园开在娄水东。宾主如曹植和刘桢并驾齐驱,文学艺术和谐融洽。 来自四明的狂客沈嘉则,也与建安七子争雄。在林中相遇,握手言欢,便感到松下生出清风。 一杯酒便定下交情,袖中投赠我以美玉般的诗文。随意试笔便能写出千言,独工五字便能技艺高超。 山云仿佛披上了华丽的锦缎,池水突然涨起了桃花潮。座中人的风姿自然倾斜,何况还有错落飞舞的金杯。 高高的树枝惊动了灵鹊飞起,长长的河流使天河移动。后人艳羡今日的盛会,却不知如今看西园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弇山园中的一次文学盛会,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文学巨匠如曹植、刘桢等,展现了宾主之间的文学交流和深厚的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翡翠裳”、“澄觞飞盖”、“缃素”、“琳琅”等,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和内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秋水弄皎月”、“山云恍披鹔鹴锦”、“池水忽涨桃花潮”,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