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樵歌

· 张羽
华盖山高亘南楚,剩产奇材少榛莽。 山人嗜酒而业樵,背负清樽手持斧。 丁丁伐木云之深,束薪欲担力不任。 且倾醽醁藉盘石,痛饮莫知西日沉。 白眼望天歌鼓腹,槲衣半染苔花绿。 颓然俯枕树根瞑,鼻息如雷撼岩谷。 起来却笑朱买臣,底用金柴缠其身。 堪羡刘伶行荷锸,生死无累全天真。 楩楠豫章等枯梗,惟取酕醄真乐境。 泛观世士多沉酣,误入牢笼犹未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盖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地的一座山。
  • :横贯,贯穿。
  • 南楚:古代地域名,指楚国南部地区。
  • 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
  • 醽醁(líng lù):美酒名。
  • 槲衣:用槲树皮制成的衣服。
  • 朱买臣:西汉时期的人物,以贫贱出身而终成大器,此处用其典故。
  • 刘伶:西晋时期的名士,以嗜酒著称。
  • 荷锸:扛着铁锹。
  • 楩楠豫章:均为树木名,这里泛指各种树木。
  • 酕醄(máo táo):大醉的样子。

翻译

华盖山高耸入云,横贯南楚之地,山上长满了珍贵的木材,却少有杂草丛生。山中有一位以打柴为生的人,他嗜好饮酒,背上背着酒壶,手里拿着斧头。他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伐木,砍下的柴火想要捆起来却力不从心。于是他在大石头上倾倒美酒,借以痛饮,不知西边的太阳已经沉落。他白眼望天,鼓着肚子唱歌,身上的槲树皮衣服半染着苔藓的绿色。他颓然地俯卧在树根上,沉沉睡去,鼻息如雷,震撼着山谷。醒来后,他却嘲笑朱买臣,何必用金钱缠绕自己的身体。他羡慕刘伶能够扛着铁锹,生死无拘无束,保持天真的本性。在他看来,无论是楩楠还是豫章,都不过是枯萎的树枝,只有大醉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境界。他泛泛地观察世间的人们,大多沉溺于酒色之中,误入歧途却仍未觉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中醉樵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醉樵形象,既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投射,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他以酒为伴,以山为家,不受世俗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快乐。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典故的手法,如将朱买臣的功名与刘伶的放达相对比,突出了醉樵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