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拟二首
朝出上东门,遥望北邙坟。
凄凄挽者歌,咽咽丧车轮。
旌竿日日满,碑碣朝朝新。
昨来送葬人,忽奄及其身。
朝为席上珍,暮为泉下尘。
唶哉当路子,为乐须及辰。
有金不趣卖,当为谁所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东门:洛阳城东面三门之一,这里泛指东门。
- 北邙坟:指洛阳北面的邙山,是古代著名的墓地。
- 凄凄:悲伤的样子。
- 咽咽:形容声音低沉、哀伤。
- 丧车轮:指运送棺材的车轮。
- 旌竿:指悬挂旗帜的竿子,这里指墓地的标志。
- 碑碣:石碑,这里指墓碑。
- 朝:早晨。
- 席上珍:比喻尊贵的人物。
- 泉下尘:指死后化为尘土。
- 唶哉:叹词,表示悲叹。
- 当路子:指有权有势的人。
- 趣:同“促”,赶快。
- 吝:吝啬。
翻译
早晨走出东门,遥望北邙的坟墓。 悲伤的挽歌响起,丧车的车轮声低沉哀伤。 墓地的旌竿每天都是满满的,墓碑每天都是新的。 昨天送葬的人,忽然间自己也去世了。 早晨还是席上的尊贵人物,傍晚就化为了泉下的尘土。 唉,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啊,要及时行乐。 如果有金子不赶快卖掉,还要为谁吝啬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早晨出东门所见的北邙坟墓景象,以及送葬人的悲惨命运,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早晨的尊贵与傍晚的死亡相对照,突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最后两句劝诫当权者要及时行乐,不要吝啬钱财,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悲凉,是一首优秀的明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