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同袁少参薛户曹高比部汪山人集区太史苑西楼

苑外高楼夜不迷,秋光偏在禁城西。 初移碧树金波动,渐转危栏玉镜低。 久客乡关愁欲赋,清宵宾从兴堪携。 明年此会应难合,乌鹊于今未定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 袁少参:袁姓的少参(官职名)。
  • 薛户曹:薛姓的户曹(官职名)。
  • 高比部:高姓的比部(官职名)。
  • 汪山人:汪姓的山人(隐士)。
  • 区太史:区姓的太史(官职名)。
  • 苑西楼:园林西侧的楼阁。
  • 禁城:指皇城,即紫禁城。
  • 碧树:绿树。
  • 金波:指月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
  • 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 玉镜:比喻月亮。
  • 乡关:家乡。
  • 清宵:清静的夜晚。
  • 宾从:宾客和随从。
  • 乌鹊:乌鸦和喜鹊,这里比喻不定居的人。

翻译

在园林西侧的高楼上,夜晚并不迷离,秋天的美景偏偏聚集在皇城的西边。 初时,月光照在绿树上,波光粼粼,渐渐地,月亮升至高楼栏杆之上,如同玉镜般低悬。 久居他乡,心中满是愁绪,想要赋诗抒怀,而这清静的夜晚,与宾客和随从一起,兴致正浓。 明年此时,这样的聚会恐怕难以再有,就像乌鸦和喜鹊,至今还未找到定居之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之夜在苑西楼上的聚会场景,通过“秋光偏在禁城西”、“渐转危栏玉镜低”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月夜下的美景。诗中“久客乡关愁欲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明年此会应难合”则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忧虑。

梁民相

梁民相,原名文,字井卿。南海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进士。官零陵知县。改广平郡博。卒于官。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一有传。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