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珠寺

何年栖觉树,此地傲沧波。 三悟超空界,群生溺爱河。 石龙馀赞叹,瑶岛谩经过。 何似心珠妙,圆明照大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觉树:指佛教中觉悟的树,即菩提树。
  • 沧波:指大海。
  • 三悟:佛教术语,指悟道的过程,通常包括悟前、悟中、悟后三个阶段。
  • 空界:佛教中指无色界,即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 爱河:佛教中比喻众生因贪爱而沉溺,如同沉溺于河中。
  • 石龙:可能是指某种雕刻或自然形成的石头,具有龙的形状。
  • 赞叹:赞美。
  • 瑶岛:神话中的仙岛。
  • 谩经过:轻率地经过,没有深入体验。
  • 心珠:比喻内心的智慧或悟性。
  • 圆明:圆满明亮,指智慧的完整和清晰。
  • 大罗:道教中指最高的天界。

翻译

是哪一年,觉悟之树在此栖息, 这里,它傲视着无边的大海。 通过三次悟道,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 而众生却因贪爱而沉溺其中。 石龙留下赞叹,仙岛匆匆经过, 但这些都不及内心智慧的奇妙, 它圆满明亮,照亮了最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佛教的意象和哲理,表达了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内心智慧的主题。诗中“栖觉树”、“三悟超空界”等词语,体现了对佛教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赞美。同时,通过对比“石龙”、“瑶岛”与“心珠”的价值,强调了内心智慧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梁绍裘

梁绍裘,顺德人。储曾孙,孜子。明世宗嘉靖年间诸生。清咸丰《顺德县志》卷二三有传。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