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峰

毓秀分明五指连,孤高雄峙斗牛前。 词臣视草金闺晓,学士封题紫阁年。 述作千秋藏石室,峥嵘常日带绯烟。 非关梦彩方能赋,赓和长依尺五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毓秀:孕育着优秀的人物。
  • 五指:指五指山,位于海南岛,这里比喻山峰。
  • 孤高:高傲,不随流俗。
  • 雄峙:雄伟地耸立。
  • 斗牛:指天空中的斗宿和牛宿,这里泛指天空。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学士等。
  • 视草:校对、审阅草稿。
  • 金闺:指朝廷。
  • 紫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署。
  • 述作:著作,文章。
  • 石室:指藏书或著书的地方。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也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
  • 绯烟:红色的烟雾,这里形容山间的云雾。
  • 梦彩:指梦中的文采,比喻文思泉涌。
  • 赓和:继续唱和,指继续创作诗歌。
  • 尺五天:形容天空高远。

翻译

孕育着优秀人物的五指山峰,分明相连,孤独而高傲地耸立在天际之前。文学侍从之臣在朝廷的清晨校对草稿,学士在高级官署中封存题记。他们的著作和文章藏于石室,千秋流传,山峰高峻,常日带着红色的云雾。并非只有在梦中才能赋诗,继续创作的诗歌依傍着高远的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五指山峰的雄伟与孤独,通过“毓秀”、“孤高”、“雄峙”等词语,展现了山峰的非凡气质。诗中还融入了对文学创作的赞美,如“词臣视草”、“学士封题”,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尊重和推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持续热情和追求,以及对天空高远的向往,整体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诗人梁绍裘的文学造诣和审美情趣。

梁绍裘

梁绍裘,顺德人。储曾孙,孜子。明世宗嘉靖年间诸生。清咸丰《顺德县志》卷二三有传。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