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六首

长淮向南流,直过曲江侧。 子弟昔娱游,枚马来偃息。 伊余遘清时,滥荷公府辟。 承明别我友,肃穆广陵役。 躧步文学林,笔札墙下积。 月请有升斗,商歌出金石。 朝阳梧桐枝,矫矫凤凰翼。 七襄欲报君,思见君颜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淮:指淮河。
  • 曲江:指曲江池,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唐代著名的风景区。
  • 枚马:指枚乘和司马相如,两位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 伊余:我。
  • :遇到。
  • 清时:太平盛世。
  • 滥荷:滥竽充数,谦词,表示自己才能不足却受到重用。
  • 公府辟:被官府征召。
  • 承明:指承明殿,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朝廷。
  • 肃穆:庄严。
  •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 躧步:轻步,小心翼翼地走。
  • 文学林:指文学界。
  • 笔札:指文稿。
  • 月请:每月领取的俸禄。
  • 商歌:古代的一种歌曲。
  • 金石:指钟磬之类的乐器。
  • 朝阳:向着太阳。
  • 矫矫:矫健的样子。
  • 七襄:指织女星,这里比喻自己的努力。
  • 颜色:面容,这里指见到君王的容颜。

翻译

淮河向南流淌,一直流到曲江池的旁边。 我们这些子弟曾经在这里游玩,枚乘和司马相如也曾在此休息。 我在这个太平盛世中,虽然才能不足,却被官府征召。 在承明殿与朋友们告别,庄严地前往广陵执行任务。 小心翼翼地走在文学界,文稿堆积如墙。 每月领取微薄的俸禄,唱着古代的歌曲,声音如同钟磬。 向着太阳的梧桐枝,矫健的凤凰展翅。 我努力工作,希望能见到君王的面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淮河流向曲江池的景象,回忆了过去子弟们的娱游时光,并表达了自己在太平盛世中被征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枚乘、司马相如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朝阳梧桐枝,矫矫凤凰翼”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自己的努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