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观汉碑至淮渎庙与继上人邓道士望大复山

桐柏山头客未归,深栖真与世情违。 璧投淮渎龙争避,锡过胎簪鹤并飞。 黄绢共持花水供,白云偏恋薜萝衣。 虎溪一望双林晚,犹笑浮名误息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桐柏山:位于今河南省南部,是淮河的发源地。
  • 深栖:隐居。
  • 璧投淮渎:指将玉璧投入淮河,古代有投璧祭河的习俗。
  • 锡过胎簪:锡杖经过胎簪,胎簪是道士的法器。
  • 黄绢:黄色的丝织品,此处可能指道士的服饰。
  • 薜萝衣:用薜荔和女萝编织的衣服,象征隐士的生活。
  • 虎溪: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 双林:指佛教中的双树林,佛陀在此涅槃。
  • 息机:停止世俗的纷扰,指隐居。

翻译

桐柏山头的客人还未归来,深居简出,与世间的纷扰相违背。 将玉璧投入淮河,河中的龙也争相躲避,锡杖经过胎簪,鹤儿与之并飞。 黄色的丝织品与花水一同供奉,白云偏偏恋上了薜萝编织的隐士衣。 虎溪边一望,双树林在傍晚时分,仍笑浮名误了隐居的机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桐柏山头”、“深栖”等词语,勾勒出一幅远离尘世的隐逸图景。投璧淮渎、锡过胎簪的描写,增添了神秘色彩,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黄绢花水、白云薜萝衣的意象,进一步以自然之美映衬隐士的高洁。结尾的“虎溪一望双林晚”,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浮名的淡漠与对隐居生活的珍视。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