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草堂

水似游龙带郭斜,兰台池馆桂丛花。 江陵沙起刘虬隐,南浦堂开孺子家。 百代风流看笔札,一时宾客在烟霞。 圣朝谁道东陵贵,唯有青门五色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沙:地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北,古时因该地多产龙沙而得名。
  • :城墙。
  • 兰台:古代官署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官署或园林。
  • 桂丛:桂树丛生的地方。
  • 刘虬:人名,可能指隐士或历史人物。
  • 南浦:地名,泛指水边。
  • 孺子:指年轻的士子或贤人。
  • 笔札:书写用的木片或纸张,这里指文人的作品。
  • 烟霞:云雾和霞光,常用来形容隐居或仙境。
  • 东陵:地名,可能指某个贵族或高官的陵墓。
  • 青门:古代长安城东门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地方。
  • 五色瓜:五彩斑斓的瓜,这里可能指珍贵的物品或象征。

翻译

水流如游龙般环绕城郭斜斜流过,兰台的池馆旁桂树丛生,花朵盛开。 江陵的沙地上,刘虬隐居的地方,南浦的堂屋开敞,宛如孺子的家。 百代的风流人物,他们的笔墨作品流传至今,一时的宾客仿佛在云雾霞光中。 圣朝中,谁还会说东陵的贵族最为尊贵,唯有青门外的五色瓜,才是真正的珍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景象。诗中通过对龙沙、兰台、江陵等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尊重。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东陵贵族和青门五色瓜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世俗尊贵的淡漠。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追求。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