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中丞元美喜余待诏公车之作

苍茫三载别姑苏,书报郧阳已入都。 再出敢言名下士,自怜不得府中趋。 河东日给宁须酒,江上秋归岂待鲈。 祇为清时深恋主,一官终合老潜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姑苏:苏州的古称。
  • 郧阳:地名,今湖北省郧县。
  • 名下士:有名望的士人。
  • 自怜:自我怜悯。
  • 府中趋:在官府中行走,指担任官职。
  • 河东:地名,今山西省一带。
  • 宁须酒:不需要酒来慰藉。
  • 江上秋归:指秋天回到江边的家乡。
  • :一种鱼,常用来比喻归隐的愿望。
  •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恋主:忠诚于君主。
  • 老潜夫:指隐居不仕的老者。

翻译

分别已有三年,我离开了美丽的姑苏,收到你的书信,得知你已从郧阳来到都城。再次出仕,我虽不敢自称名士,却也自怜没有机会在官府中行走。在河东的日子,我并不需要酒来慰藉,秋天回到江边的家乡,也不必等待那美味的鲈鱼。只是因为身处这政治清明的时代,我深深地忠诚于君主,这一官半职,终究还是让我像一个老隐士一样,隐居终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诗中,“苍茫三载别姑苏”描绘了与友人分别的漫长时光,而“书报郧阳已入都”则透露出对友人消息的关切。后句中,“再出敢言名下士,自怜不得府中趋”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无奈和自嘲。结尾的“祇为清时深恋主,一官终合老潜夫”则体现了诗人对清平时代的忠诚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忠诚于君主的情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