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西署二首

大李班棘位,国法铸鼎存。 折民徵虞书,祥刑丽周官。 毕弋开一网,下车泣群冤。 好生钦恤哉,资始尊乾元。 参辟兴何世,奏谳谁能原。 春露鲜时布,秋荼日以繁。 上有圣明君,播令弘湛恩。 五听夙申戒,三宥仍平反。 小臣忝末职,受宪敢不惇。 迈种愧咎繇,愿察嘉石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署:指明朝的西厂,是明朝的一个特务机构。
  • 大李班棘位:指大李(可能是指李东阳)在朝廷中的高位,班棘位意指高官显位。
  • 国法铸鼎存:国家的法律如同铸造的鼎一样坚固存在。
  • 折民徵虞书:指对民众进行征税和调查,虞书可能是指古代的典籍。
  • 祥刑丽周官:指周朝的刑法详尽而美好。
  • 毕弋开一网:比喻法律严密,无所不包。
  • 下车泣群冤:指官员上任时为民众的冤屈而哭泣。
  • 好生钦恤哉:指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
  • 资始尊乾元:指开始时就要尊重天道。
  • 参辟兴何世:指参政议政在哪个时代兴起。
  • 奏谳谁能原:指上奏的案件谁能原原本本地了解。
  • 春露鲜时布:比喻法律如同春露一样及时布施。
  • 秋荼日以繁:比喻法律条文日益繁多。
  • 五听夙申戒:指五种听取意见的方式,早早就申明戒律。
  • 三宥仍平反:指三种宽恕的方式,仍然进行平反。
  • 小臣忝末职:指自己担任低微的官职。
  • 受宪敢不惇:指接受法律的约束,不敢不恭敬。
  • 迈种愧咎繇:指努力耕种,感到愧对咎繇(可能是指古代的贤人)。
  • 愿察嘉石言:希望考察嘉石上的言论(嘉石可能是指古代的石碑)。

翻译

在明朝的西厂,大李在朝廷中担任高位,国家的法律如同铸造的鼎一样坚固存在。对民众进行征税和调查,周朝的刑法详尽而美好。法律严密,无所不包,官员上任时为民众的冤屈而哭泣。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开始时就要尊重天道。参政议政在哪个时代兴起,上奏的案件谁能原原本本地了解。法律如同春露一样及时布施,条文日益繁多。五种听取意见的方式,早早就申明戒律,三种宽恕的方式,仍然进行平反。自己担任低微的官职,接受法律的约束,不敢不恭敬。努力耕种,感到愧对咎繇,希望考察嘉石上的言论。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明朝时期官员对法律和民众的关怀。诗中通过对法律的描述,展现了法律的严密和详尽,同时也表达了官员对民众冤屈的同情和对生命的尊重。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国法铸鼎存”、“祥刑丽周官”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表现力。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法律和民生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