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梅行

涛门六月不堪闻,鱼鳞汹涌屯黑云。鸡猪澳起龙蛇阵,烽火寨惊豺虎群。 琉球急病书愤懑,高丽荡荡邦崩分。一时薄遣横海将,中原遥出伏波军。 倭居海中闽浙近,五畿七道五百七十三之夷郡。 萨摩摄摩竺前竺后弹丸耳,号令各出不可问。包茅谁得责荆蛮,楉矢那能勤肃慎。 东南风便凭陵来,箕子周封良可哀。蜃气氤氲失城阙,鲸波蹴沓翻楼台。 恶氛虽迫扶桑侧,玄菟乐浪三韩濊貊犹雄哉。辽左兵符下九天,将军横海拥楼船。 田横岛雾迷传燧,徐市城云落控弦。秦时明月琅琊过,汉日飞虹碣石县。 旄头星已中宵灭,何可干将空浴铁。馘蛮首,饮蛮血,倭奴丑类涛前绝。 夜夜梅花玉笛寒,双吹鸭绿江头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涛门:地名,可能指海边或港口。
  • 鱼鳞:比喻海浪。
  • 鸡猪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烽火寨:古代边防报警的烽火台。
  • 琉球:古代国名,位于今日本冲绳。
  • 高丽:古代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
  • 横海将:指统领海军的将领。
  • 伏波军:指古代的水军。
  • :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 五畿七道:日本古代的行政区划。
  • 萨摩、摄摩、竺前、竺后:日本古代的地名。
  • 包茅:古代祭祀用品。
  • 荆蛮:古代对南方民族的称呼。
  • 楉矢:古代箭的一种。
  • 肃慎:古代民族名。
  • 箕子:古代朝鲜的贤人。
  • 蜃气:海市蜃楼。
  • 鲸波:巨大的海浪。
  • 扶桑:古代对日本的别称。
  • 玄菟、乐浪:古代朝鲜的地名。
  • 三韩:古代朝鲜的部落联盟。
  • 濊貊:古代朝鲜的民族。
  • 辽左:古代地名,位于今辽宁省。
  • 田横岛:地名,位于今山东省。
  • 徐市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琅琊: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
  • 碣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 旄头星:古代星名。
  • 干将:古代名剑。
  • 浴铁:指铁甲。
  • 馘蛮首:斩杀敌人的首级。
  • 鸭绿江:中朝边界河流。

翻译

六月的涛门海边,海浪汹涌如鱼鳞,黑云压顶。鸡猪澳上龙蛇阵势起,烽火寨中豺虎群惊。琉球传来急病书,高丽动荡国家分裂。一时之间,派遣横海将领,中原出兵伏波军。倭国位于海中,靠近闽浙,有五畿七道五百七十三的夷郡。萨摩、摄摩、竺前、竺后等地,弹丸小国,各自为政,难以统一。谁来责问荆蛮,如何勤勉肃慎。东南风顺,敌人乘机而来,箕子周封之地令人哀叹。海市蜃楼中城阙消失,巨浪翻腾楼台摇晃。恶氛虽逼近扶桑,玄菟、乐浪、三韩、濊貊仍显雄壮。辽左兵符下达,将军横海拥楼船。田横岛雾气迷蒙,徐市城云落箭控。秦时明月过琅琊,汉日飞虹照碣石。旄头星已灭,干将剑空浴铁。斩杀敌人首级,饮血,倭奴绝迹涛前。夜夜梅花玉笛寒,双吹鸭绿江头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海边的紧张局势和对外战争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历史典故,诗人展现了海战的激烈和国家的动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地名和历史人物,体现了诗人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和关注。整体上,这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深沉,是一首反映时代背景的优秀诗作。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