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明皇按荔枝新曲图

弦管催欢太液头,曲中消息奏涪州。 骊宫正想金舆远,羯鼓空馀玉座愁。 花萼稀闻承内宴,霓裳无复侍宸游。 雨淋铃夜西川路,犹忆长安一叶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液:指太液池,在长安,是唐代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 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唐代时以产荔枝闻名。
  • 骊宫:指骊山上的宫殿,唐玄宗常在此游乐。
  • 羯鼓:一种古代打击乐器,唐玄宗擅长演奏。
  • 玉座:指皇帝的宝座。
  • 花萼:指花萼相辉楼,唐代宫廷宴会场所。
  •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乐舞。
  • 宸游:指皇帝的巡游。
  • 雨淋铃:指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逃往四川时,雨中听到铃声,感慨所作的曲子。
  • 西川:指四川地区。
  • 长安:唐代都城,今西安。

翻译

在太液池头,弦乐和管乐催促着欢乐,曲中的消息传来自涪州。 想象着骊山宫殿中,金色的马车渐行渐远,只剩下羯鼓在空荡的玉座旁回响,令人忧愁。 花萼相辉楼中,已少闻内宴的欢声,《霓裳羽衣曲》也不再伴随皇帝的游幸。 在西川的路上,雨中铃声响起,仍让人回忆起长安秋日的一叶。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唐代宫廷的乐舞场景,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落的感慨。诗中“太液”、“涪州”、“骊宫”等地名和“羯鼓”、“霓裳”等乐舞元素,勾勒出一幅唐代宫廷的繁华图景。后两句通过对“花萼”和“霓裳”的描写,暗示了宫廷宴乐的衰落。结尾的“雨淋铃”和“长安一叶秋”则表达了诗人对长安往昔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