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太仆入贺还平凉

长安何处望萧关,醉里燕歌一解颜。 辑瑞北来趋魏阙,封轺西去过秦山。 城连上郡羌胡远,马饱中原战伐闲。 乘障莫嗟边吏苦,玺书行召护军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仆:古代官名,掌管皇帝的车马和马政。
  •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明代首都。
  • 萧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
  • 燕歌:指北方的歌曲。
  • 解颜:开颜,露出笑容。
  • 辑瑞:指收集吉祥之物,这里可能指何太仆收集的礼物。
  •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一种建筑,代指朝廷。
  • 封轺:古代使者所乘的车。
  • 秦山:指秦地的山,即今陕西一带的山脉。
  • 上郡:古代郡名,位于今陕西省北部。
  • 羌胡: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统称。
  •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
  • 战伐:战争。
  • 乘障:利用屏障,这里指利用边防设施。
  • 边吏:边疆的官员。
  • 玺书:皇帝的诏书。
  • 护军:古代官职,负责护卫皇帝或重要人物。

翻译

在长安,我眺望何处才能看到萧关,醉意中听到北方的歌曲,不禁露出笑容。何太仆收集吉祥之物,北上前往朝廷,他的使车西行经过秦地的山脉。城池连绵,上郡之地远离羌胡,中原的战马饱食,战争暂时平息。利用边防设施,不要嗟叹边疆官员的辛苦,皇帝的诏书即将召何太仆这位护军归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何太仆北上朝贺的情景,通过长安、萧关、燕歌等地理和音乐元素,勾勒出一幅边疆与中原的对比画面。诗中“醉里燕歌一解颜”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和对何太仆的敬意。末句“玺书行召护军还”预示了何太仆即将结束使命,回归平凉,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和平的向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