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黎秘书李黄门吴冯二侍御登宣武门楼

百二山河控上游,郁葱佳气满皇州。 风驱大漠浮云色,天转滹沱落日流。 双阙金茎连紫极,万家红树动高秋。 佩萸氿菊俱恩泽,不是荆南独倚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二山河:指山河众多,形容国土辽阔。
  • 控上游:控制着上游地区,意味着地理位置重要。
  • 郁葱:形容草木茂盛,这里指皇州(首都)的繁荣景象。
  • 皇州:指首都。
  • 风驱大漠:风驱赶着大漠的浮云。
  • 大漠:广阔的沙漠。
  • 浮云色:浮云的颜色。
  • 天转滹沱:天空旋转,滹沱河的水流。
  • 滹沱:河流名,位于河北省。
  • 落日流:落日的余晖如流水般。
  • 双阙金茎:双阙指宫殿前的两座高大的建筑物,金茎指高耸的柱子。
  • 紫极:指皇宫。
  • 万家红树:形容秋天的景色,红叶遍布。
  • 动高秋:触动了深秋的景色。
  • 佩萸氿菊:佩戴着萸枝和菊花,萸(yú)是一种植物,氿(guǐ)菊即菊花。
  • 恩泽:皇帝的恩典。
  • 荆南:地名,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翻译

山河众多,控制着上游地区,首都的繁荣景象充满着郁郁葱葱的气息。风驱赶着大漠的浮云,天空旋转,滹沱河的落日余晖如流水般美丽。宫殿前的双阙和高耸的金茎连接着皇宫,秋天的红叶遍布,触动了深秋的景色。佩戴着萸枝和菊花,感受到皇帝的恩典,不是只有我独自倚楼思念故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登上宣武门楼所见到的壮丽景色,通过对山河、风天、宫阙和秋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首都的繁荣和自然的壮美。诗中“风驱大漠浮云色,天转滹沱落日流”一句,以风天为背景,巧妙地将大漠的浮云和滹沱的落日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结尾处提到“佩萸氿菊俱恩泽,不是荆南独倚楼”,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典的感激,同时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