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鸿胪韵

秣陵一别十三年,许掾能开玳瑁筵。 何限江山经六代,未应宾客让群贤。 春声前起金罍侧,真气东来玉杖前。 遥望昆崙山下路,同谁田者是元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市。
  • 许掾:指许劭,东汉末年名士,曾任掾吏。
  • 玳瑁筵:用玳瑁装饰的宴席,形容宴席豪华。
  • 六代:指六朝,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南京。
  • 金罍:古代酒器,用以盛酒。
  • 真气:指人的精神气质。
  • 玉杖:用玉装饰的手杖,常指高官显贵的象征。
  • 昆崙山: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元先:指元始天尊,道教中的最高神。

翻译

自从离开秣陵已经十三年了,许劭能够举办如此豪华的宴席。历经六朝的江山,见证了多少变迁,不应让宾客们逊色于群贤。春声在金罍旁边响起,真气从东边传来,在玉杖前显得格外鲜明。遥望昆仑山下的道路,与谁一同耕耘,那人便是元始天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赞美。诗中“秣陵一别十三年”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而“许掾能开玳瑁筵”则赞美了友人的慷慨和才华。通过“何限江山经六代”,诗人感慨历史的变迁,同时强调不应让宾客们在群贤面前逊色。最后两句以神话传说作结,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情感深沉。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