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彤弓:古代帝王赐予有功之臣的红色弓箭,象征荣誉和权力。
- 鸣驺(míng zōu):指官员出行时随从的马队,马铃声响,表示威仪。
- 虎头:比喻勇猛的将领。
- 笳(jiā):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常用于军中。
- 楼船:古代大型战船。
- 五溪:指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五条河流,这里泛指西南边疆。
- 滇池: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古代为滇国之地。
- 秦庄蹻(zhuāng jué):秦朝时期的一位将领,曾驻守滇池地区。
- 越隽(yuè juàn):古代地名,位于今四川省西昌市一带。
- 汉武侯:指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霍去病,曾在越隽地区有功。
- 阃(kǔn)外:指城门之外,泛指边疆或战场。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翻译
你被赐予红色的弓箭,随从的马队铃声响亮,人们都说你是勇猛的将军。 笳声在南方的月光下吹响,战船在秋天的五溪西下。 你在滇池边守卫已久,如同秦朝的庄蹻;越隽的人们怀念汉朝的武侯。 在边疆的战功将铭刻在柱上,城池中的百万士兵如貔貅般肃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边疆将领的威武形象和他在边疆的功绩。通过“彤弓”、“鸣驺”、“虎头”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将军的荣誉和威仪。诗中“笳吹南临千部月,楼船西下五溪秋”描绘了边疆的辽阔和将军的远征,而“滇池戍久秦庄蹻,越隽人思汉武侯”则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强调了将军的忠诚和人民的怀念。最后两句“阃外功看铭柱日,岩城百万肃貔貅”则预示了将军的功绩将被永久铭记,他的军队如神兽貔貅般威武肃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边疆将领的赞美和对边疆安宁的期望。
欧大任的其他作品
- 《 秋闺怨二首 》 —— [ 明 ] 欧大任
- 《 挽朱贞吉 》 —— [ 明 ] 欧大任
- 《 酬沈比部叔成画梅见贻四首 》 —— [ 明 ] 欧大任
- 《 闻吴明卿谪高州 》 —— [ 明 ] 欧大任
- 《 答张山人勤夫见寄二首 》 —— [ 明 ] 欧大任
- 《 同黎秘书曾缮部吴侍御万金吾出善果寺访冯侍御 》 —— [ 明 ] 欧大任
- 《 俞公临卜居阳羡有年矣余闻其幽适辄寄二诗 》 —— [ 明 ] 欧大任
- 《 俞舜岳至得刘评事长钦见讯因酬原韵 》 —— [ 明 ] 欧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