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谢宴赏闻边臣奏捷屡至

忆昨赐沾门下省,元听舜日旧箫韶。 渔阳突骑犹精锐,河北将军尽入朝。 玉几由来天北极,总戎皆插侍中貂。 腐儒岁晚谬通籍,翠管银罂下九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俗。
  • 谢宴赏:指在腊日接受宴请和赏赐。
  • 门下省:古代中央官署之一,负责起草诏令。
  • 元听:指元旦的朝会。
  • 舜日:比喻太平盛世。
  • 箫韶:古代乐舞,这里指盛大的音乐舞蹈表演。
  • 渔阳:地名,今河北省境内,古代军事重镇。
  • 突骑:精锐的骑兵。
  • 河北:地区名,指黄河以北地区。
  • 玉几:指皇帝的御座。
  • 天北极:比喻皇帝的至高无上。
  • 总戎:指统帅军队的将领。
  • 侍中貂:侍中是古代官职,貂是侍中帽上的装饰,这里指高级官员。
  • 腐儒:自谦之词,指自己这样的读书人。
  • 通籍:指进入朝廷做官。
  • 翠管银罂:指精美的酒器,这里指皇帝的赏赐。
  • 九霄:比喻极高的天空,这里指皇宫。

翻译

记得昨天在门下省接受赐宴,元旦的朝会上聆听着舜日般的盛世乐舞。渔阳的精锐骑兵依然勇猛,河北的将军们也都入朝觐见。皇帝的御座犹如天北极般至高无上,统帅军队的将领们都佩戴着侍中的貂帽。我这个老朽的读书人,晚年不慎进入朝廷做官,从皇宫中得到了精美的酒器作为赏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腊日宴会的盛况,以及边疆捷报频传的喜悦氛围。诗中通过“舜日旧箫韶”、“渔阳突骑犹精锐”等词句,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军队的强盛。同时,诗人以自谦的“腐儒”自称,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和对国家安定的欣慰。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开阔,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盛况。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