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朋佘季美雨夜见过时华父还洲上

江雨篱门暗,扁舟二妙过。 通家堪孔李,和者到羊何。 茅屋秋声早,松醪夜语多。 客居同甫里,犹得慰蹉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篱门: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门。
  • 扁舟:小船。
  • 二妙:指两位才艺出众的人。
  • 通家:世交,指两家有深厚的交情。
  • 孔李:孔融和李膺,两位古代的文学家,这里比喻诗人与潘子朋、佘季美的深厚友谊。
  • 和者:和诗的人。
  • 羊何:羊祜和何晏,两位古代的文学家,这里指诗人与潘子朋、佘季美的诗歌交流。
  • 松醪:用松树的树脂酿制的酒。
  • 甫里:地名,这里指诗人的居住地。
  • 蹉跎:虚度光阴。

翻译

江边的雨使得篱笆门显得昏暗,两位才艺出众的朋友乘着小船来访。我们两家有着深厚的交情,就像古代的孔融和李膺一样。我们互相和诗,就像羊祜和何晏那样。茅屋中早早地响起了秋天的声音,夜晚我们边饮松醪边聊天,话多得说不完。虽然客居他乡,但与你们在甫里相聚,足以慰藉我虚度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两位好友乘舟来访的情景,通过对比古代文学家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茅屋秋声早,松醪夜语多”一句,既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深远,又体现了友人间的亲密无间。结尾的“客居同甫里,犹得慰蹉跎”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依赖,即使在异乡也能因友人的陪伴而感到心灵的慰藉。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