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继和赴台幕

过江曾不羡为郎,一幕西台列柏苍。 谷客讵能齐笔札,谢家元自识琳琅。 班联执法皆鹓侣,诗许参军且雁行。 握手尊前南北路,扁舟吾亦下潇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过江:指渡过长江,这里可能指姚继和的行程或经历。
  • 羡为郎:羡慕成为官员。
  • 西台:指台州,今浙江临海。
  • 列柏苍:指西台的景色,柏树苍翠。
  • 谷客:指文人或幕僚。
  • 谢家: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这里泛指文人。
  • 琳琅:美玉,比喻才华或美好的事物。
  • 班联:指同僚或同事。
  • 执法:指执行公务。
  • 鹓侣:指同僚中的优秀者。
  • 参军:指幕僚的职位。
  • 雁行:指同僚之间的排列,比喻同僚关系。
  • 扁舟:小船。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这里泛指南方。

翻译

渡过长江,你并不羡慕成为官员,而是选择在西台担任幕僚,那里柏树苍翠。作为文人,你的笔札岂能与他人相比,你就像谢家一样,自识琳琅满目。在同僚中,你如同执法的优秀者,诗才也允许你与参军并肩而行。在酒杯前握手告别,你将踏上南北之路,而我也将乘小船下潇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姚继和的赞赏和送别之情。诗中通过“过江”和“西台”等意象,描绘了姚继和的选择和西台的景色。同时,“谷客”和“谢家”等词语,展现了姚继和的文才和自识之明。最后,“班联”和“雁行”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姚继和在同僚中的地位和诗才的认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