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尺楼为陈方伯玉叔赋

丹霞缥缈起觚棱,赐有丝纶在上层。 韦杜家声天最近,崔庐门第日方升。 秘文万卷题宛委,遗草千秋出茂陵。 湖海未论豪气在,祇凭绳武佐中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觚棱(gū léng):古代建筑的屋脊上的装饰物,这里指楼阁的屋顶。
  • 丝纶:古代皇帝的诏书或命令。
  • 韦杜:指韦氏和杜氏,古代著名的贵族家族。
  • 崔庐:指崔氏和庐氏,古代的贵族家族。
  • 秘文:珍贵的文献或书籍。
  • 宛委:曲折隐秘,这里指珍贵的文献。
  • 遗草:遗留下来的文献或手稿。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里指珍贵的文献出自皇家。
  • 湖海:指广阔的江湖和海洋,比喻豪迈的气概。
  • 绳武:继承祖先的事业。

翻译

天尺楼为陈方伯玉叔赋 [明]欧大任

丹霞般的楼阁在缥缈中矗立,屋顶装饰着觚棱,皇帝的丝纶赐予了高层。 韦氏和杜氏的家声接近天际,崔氏和庐氏的门第正日渐上升。 珍贵的文献万卷题写着宛委,遗留下来的手稿千秋出自皇家陵墓。 江湖海洋般的豪气未曾消减,只凭继承祖先的事业来辅佐国家的复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天尺楼”的楼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其高耸入云、庄严华丽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丹霞”、“觚棱”等词汇,增强了楼阁的神秘感和壮丽感。同时,通过提及“韦杜家声”和“崔庐门第”,诗人表达了对贵族家族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后,诗人强调了豪气和继承祖先事业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国家复兴的期望和对个人责任的认识。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