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钓台谒严先生祠

七里滩头江路长,汉家使者访行藏。 冲波丝曳高台月,倚石裘披大泽霜。 但有客星随帝座,可能宾馆就君房。 至今千载萍蘩在,扶策低徊荐一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里滩:地名,位于浙江桐庐县,相传为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
  • 汉家使者:指汉朝的官员或使节。
  • 行藏:指出行和隐居,这里指寻找隐士。
  • 冲波:冲破波浪,形容水流湍急。
  • 丝曳:丝线牵引,形容月光如丝。
  • 高台月:高处的月亮。
  • 倚石:靠着石头。
  • 裘披:披着皮衣。
  • 大泽霜:广阔水域上的霜。
  • 客星: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这里指严子陵。
  • 帝座:皇帝的座位,这里指天上的星宿。
  • 宾馆:招待宾客的住所。
  • 君房:指严子陵,字君房。
  • 萍蘩:水草,这里指严子陵的遗迹。
  • 扶策:拄着拐杖。
  • 低徊:徘徊,流连。
  • 荐一觞:敬一杯酒。

翻译

在七里滩长长的江路上,汉朝的使者来寻找隐士的踪迹。波浪冲破,月光如丝牵引在高台之上,靠着石头,披着皮衣,感受着广阔水域上的霜。只有客星伴随着帝座,可能宾馆里就住着严子陵。至今千载,严子陵的遗迹依然存在,我拄着拐杖,徘徊流连,敬上一杯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严子陵祠堂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尊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七里滩”、“客星”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整体上,这首诗既是对严子陵的赞颂,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范和情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