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兵宪长钦赴滇中

秋宪能文似马卿,玺书尺一奉西行。 版收君长三千部,旆入丁男十万兵。 邛杖至今通越巂,楼船犹自会昆明。 铙歌好奏从军乐,仆射何妨是父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宪:指刘兵宪长钦,秋指其官职性质。
  • 马卿:指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以文才著称。
  • 玺书:皇帝的诏书。
  • 尺一:指书信或诏书的长度。
  • 版收:指收编。
  • 君长:部落首领。
  • :旗帜。
  • 丁男:成年男子。
  • 邛杖:邛崃山产的竹杖,古代用以象征边远地区的联系。
  • 越巂:古代地名,在今四川西昌一带。
  • 楼船:大型战船。
  • 昆明:指昆明池,古代训练水军的地方。
  • 铙歌:古代军乐。
  • 仆射: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刘兵宪长钦。
  • 父兄:指家族中的长辈。

翻译

秋宪刘兵宪长钦文才出众,如同司马相如,接到皇帝的诏书,即将西行。他收编了三千部落的君长,旗帜下聚集了十万成年男子。邛崃山的竹杖至今仍通向越巂,大型战船仍在昆明池会合。军乐铙歌奏响了从军的乐章,即使身为仆射,也不妨碍他是家族中的父兄。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刘兵宪长钦的文才和军事才能,通过将其比作司马相如,强调了他的文学造诣。诗中描绘了他收编部落、统领大军的场景,展现了他的军事威望。同时,通过提及邛杖和楼船,暗示了他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和军事训练的能力。结尾以铙歌和仆射的身份,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家族地位的尊重。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宏大,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军事英雄的赞美。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