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同周稚尊陆伯生吴公择臧晋叔陶懋中诸君集西宁侯宋忠甫宅得先字

主家西第帝城偏,雪照春灯此会先。 褥隐芙蓉双雀起,盘行玛瑙五鲭传。 银缸宴合祠膏后,玉漏声沉舞拂前。 公子酳觞宾已醉,夜深犹欲待婵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周稚尊陆伯生吴公择臧晋叔陶懋中:人名,诗中提到的与作者一同聚会的朋友。
  • 西宁侯宋忠甫:人名,西宁侯是爵位,宋忠甫是名字,诗中聚会的主人。
  • 主家西第:主人的西边府邸。
  • 帝城偏:京城的偏僻之处。
  • 褥隐芙蓉:褥子上的图案隐约可见芙蓉花。
  • 玛瑙五鲭传:玛瑙盘子中传递着五种鱼。
  • 银缸宴合祠膏后:银灯下宴会结束后的祭祀活动。
  • 玉漏声沉:玉制的计时器声音低沉,指夜深。
  • 舞拂前:舞者在前面表演。
  • 公子酳觞:公子举杯敬酒。
  • 婵娟:指美丽的月亮。

翻译

在元宵节这一天,我和周稚尊、陆伯生、吴公择、臧晋叔、陶懋中几位朋友一起,在西宁侯宋忠甫的西边府邸聚会。这里虽然位于京城的偏僻之地,但春雪照耀下的灯火让这次聚会显得格外先声夺人。褥子上的芙蓉花图案隐约可见,双雀图案仿佛要飞起;玛瑙盘子中传递着五种鱼。银灯下的宴会结束后,我们进行了祭祀活动,夜深了,玉制的计时器声音低沉,舞者在前面表演。公子举杯敬酒,宾客们已经醉了,但夜深了,我们仍然期待着美丽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元宵节的聚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奢华和欢乐气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雪照春灯”、“褥隐芙蓉”、“玛瑙五鲭”等,生动地描绘了聚会的环境和氛围。结尾处“夜深犹欲待婵娟”表达了宾客们对美好夜晚的留恋和对月亮的期待,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浪漫。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