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 苏葵
闾须容不笑无盐,谁厌双娥八字纤。 花凭绿窗春寂寂,月侵琪树夜厌厌。 鸳鸯有恨停针线,嬉子无徵挂屋檐。 缟袂青裙照溪水,画眉明日效于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闾须:指闾巷的须眉男子,泛指普通男子。(“闾”读作“lǘ”)
  • 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此处借指貌丑的女子。
  • 双娥:指美女的双眉。
  • 琪树:神话中的玉树。
  • 厌厌:安静,安逸的样子。
  • 嬉子:鸟名,可能是鹁鸪之类。(“鸪”读作“gū”)
  • 缟袂:白色的衣袖。
  • 青裙:青色的裙子。
  • 于潜:可能指汉代的于潜女,善画眉。

翻译

普通男子不应嘲笑貌丑女子,谁会厌恶那眉毛如八字般纤细的美女呢? 花儿倚着绿色的窗户,春天寂静无声,月光洒在琪树上,夜晚显得安静闲适。 鸳鸯心怀怨恨,停下了针线活,嬉子鸟的叫声没有征兆地挂在屋檐上。 身着白色衣袖和青色裙子的女子映照在溪水中,打算明天效仿于潜女来画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女子的情感和活动。诗中通过对比闾须和无盐,以及对双娥八字纤的描述,探讨了美丑的观念。诗中的景象描写,如春花寂寂、月夜安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关于鸳鸯、嬉子的描述,则可能暗示着某种情感或寓意。最后提到女子打算效仿于潜女画眉,表现出女子对美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